一三中文网 > 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 > 48、四十八个宝贝

48、四十八个宝贝

一三中文网 www.13zw.com,最快更新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 !

    秋风吹着车帘不停晃动。

    马车漏风, 许珍被吹得东倒西歪, 靠在荀千春身上找安慰。

    荀千春又是欢喜, 又是担忧,面色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静, 只是偶尔蹙起的眉头出卖了她。

    马车一路向北行驶, 路面越来越宽阔, 官道也越来越模糊,经过好几个驿站,换了几匹马, 穿过沙漠和绿洲, 一晃半个月,终于到了雍州。

    两人要去的是平凉,距离胡地不算远, 稍微过去点, 就是匈奴, 周围还有一些蠢蠢欲动的小国, 叫做西秦、北燕之类。

    快到平凉的时候, 天气更冷, 并且干燥的厉害。周边隐约能瞧见身穿软甲的士兵, 蹲在地上检查地况。

    许珍探窗往外看, 被冷风吹得脸都裂了,她闭眼又睁开,瞧见一望无际的草原,这会儿正是傍晚, 大漠孤烟,落日长河,朔风滚滚,满目苍凉。

    塞北只有风沙和枯草。

    城墙被吹得灰扑扑的,四周是凹凸不平的黄土,城门口站了两个枯瘦的老兵,靠墙检查户口。

    顺着城门往里看,街上没几个人,就连摆摊的都懒得不像话。

    两名老兵检查了许珍的身份,得知许珍是个九品小官,便让她往里头去找刺史。

    许珍诧异雍州刺史竟然呆在北凉。

    她刚下马车准备去看看,城门口马蹄哒哒,黄土尘卷。

    瘦削的马匹奔跑进来。

    马背上坐着一个人。

    许珍拉着荀千春往旁边躲避,给这马匹让路,可随即马背上的人翻了下来,捂着胸口满身是血,趴在地上微弱的喊:“报,报——”

    城门老兵见状,慌忙上前扶起这人且大喊:“来,来人啊!!”

    战马,嘶吼,呐喊,沙尘,刀枪。

    刹那间,风起云涌。

    城门外忽然涌入大片骑马胡人,嘶声呐喊着越来越近,同时城墙上跳下不少身穿盔甲的士兵,举长缨向前进攻。

    “不要怕!!!”沙土中有人声嘶力竭,城墙之上有投石车开始抛掷重石,一时之间战火四起。

    许珍头一次近距离见刀抹脖子,血花飞溅的场面。

    她看着一匹战马被劈断前腿,嘶鸣后倒在地上,感觉就像自己的腿被割了一样,软的差点坐倒在地上。

    车夫见惯不惯,喊许珍和荀千春上马车,挥鞭载两人一路向前,又走了一道城门,进入不少住宅的地方,让两人下车,让她们拿了行李,接着扬车远去。

    黄土飒飒,北风吹吹。

    这就是边关,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,把人吓得这辈子都不想出门。

    城中城是将领与士兵们的亲眷居住的地方。

    这里是最安全的。

    若这里都不安全,说明城门被破,平凉不保。

    至于这种百人战争,不过是个小战争。

    带许珍逛平凉的是名女官。

    她怀孕四个月,大着肚子,身穿长安早就不流行的普通襦裙,似乎是来平凉的时候带来的。

    女官给许珍介绍平凉风土人情,告诉她周边可以去玩的地方,和她说平凉的情况。

    平凉实在是特别穷苦。

    气候不好,收成不佳,好在税赋不算重,减缓了生活压力。

    许珍在这里的当一名关令,负责稽查过往行人,平时没啥事,能时不时的翘班回家。

    官职清闲,身边也没什么人,只有小叫花。

    许珍日子过得无比舒坦。

    白天去城周围散步,晚上拉着小叫花念书,或者看小叫花练武。

    一晃过去三个月,天空渐渐飘雪,远处偶尔飘起狼烟,意味战火又起。

    很快被冷冷的风雪向下压。

    许珍穿着灰扑扑的官服,坐在城口,面色惨淡的抱着白饼吃。

    平凉什么都好,就是饭难吃,而且功德点还不涨。

    路上已经是树枝光秃,行人穿上袄子,手腕系了防风绒带,打扮成过冬模样,路边有卖野鸡的,众人都是瞧瞧看看,几乎没人能买得起的。

    二道城门口坐着个傻姑子,背上仗剑,剑鞘里头是树枝,成日等当兵的阿母回来。

    许珍经常晃过去看,和傻姑子聊天。

    问她学的什么武功,再说自家小叫花也会武功。

    但傻姑子不理人。

    许珍离开时总是讪讪的。

    果真还是和小叫花呆在一起好。

    小雪压着城墙,白皑皑的一片。

    许珍和小叫花租的房子比江陵的还破,黄土堆成的,白天没有光,晚上漏风,最气的是整个平凉都是这种房子,即便有黄金百两,也买不到好房子。

    荀千春端了泥土,尝试堵风。

    墙壁倒是越来越厚,可风依旧往里漏。

    前两个月倒还好。

    如今入冬,许珍遭不住,每天半夜爬到荀千春的床上,挨着暖炉睡觉,这才能睡着。

    她压着荀千春。

    小叫花的手臂是热的,身子也是热的,温度刚刚好,令人心情愉悦。

    荀千春很开心许珍压着自己,只是身体不争气的总是疼。她好几次想要问许珍,但见到许珍的脸,总觉得许珍会担心自己,便又忍下来了。

    两人就这么平静的过日子。

    长安的消息会隔很久传来,平凉过了三个月,长安秋试的事情这才从驿站来报。

    秋试的事情果然是归到许珍身上,至于秋试考试,延期再考,之后谁中了举人,是学馆的,还是青龙山的,或是太学的,便不重要了。

    冷风一阵比一阵猛烈,吹裂好几根树枝。

    荀千春在院子里喂鸡。

    几只黄毛鸡在棚里哆哆嗦嗦的叫,旁边的棚子关了三四只白鸽。

    许珍趴在荀千春的背上看,看了半天建议道:“要不要再养点兔子?”

    荀千春撒完稻壳说:“好。”

    许珍又问:“这里离鲜卑近不近?”

    外头刮风,荀千春拉许珍进屋,点烛灯说:“挺近的。”

    许珍坐在被褥上问:“你来过这里吗?”

    荀千春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这里也来过,年纪轻轻的,都走了这么多地方了。”许珍和她开玩笑。

    笑了一半,许珍忽的想起来。

    这破地方,好像是荀家以前驻守的地方。

    荀家以铸造兵器见长,在平凉依靠锻兵术卖钱,凑了不少军费,后来升官以后家人住在长安,荀家郎主继续坐镇此地,直到满门被抄。

    许珍不敢再回忆剧情了。

    荀千春这个闷葫芦不会自己主动说太多,但还是将荀家曾经驻守的事情说给许珍听。

    并说道:“鲜卑离这不远,有一次,我阿父受不住攻打,我阿母带我回鲜卑求救。”

    她跟着许珍学汉人习俗,其实并非原本就一窍不通,只是一直跟着胡姬母亲,学的鲜卑语,她阿母不想让她沾染汉人的一切,嫌汉人肮脏。

    可到最后,她阿母却愿意为汉人阿父徒手爬山求救,愿意跟着汉人阿父站上高台,横刀在项前。

    荀千春忽的有点不明白,这究竟是种什么感情。

    许珍见荀千春沉默,好奇的催促:“后来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荀千春侧头看许珍。

    她眼中充斥迷惑,墨蓝的眼眸因为困惑而绽放出一种莫名的情愫。

    她回答道:“求到了。”

    许珍笑嘿嘿的:“那就好。”

    荀千春说:“但要了我阿父的半条臂膀。”

    许珍顿时傻眼,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这特么的什么神展开??

    荀千春又道:“他们,鲜卑的说,世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好处。”

    许珍点点头:“这话还挺有道理的,一般来说,天上不会掉馅饼。”

    荀千春看着许珍。

    她五官深邃,眼眸多情,总是不经意间撩拨别人,她伸手将许珍的发丝弄到耳后说道:“只有先生,会这样待人好。”

    许珍还想点头,猛地意识到小叫花这是误会了!

    她连忙想要解释。

    窗外晃过白花花的影,一场毫无预兆的小雪纷纷扬扬的落下,西北风吹进窗户里头,冷的人裹紧被子。

    荀千春跨步上前,拿麻布塞窗户缝。

    许珍便又错过了解释的好时机。

    荀千春关窗后走回来,眼眸温柔的看着她,如同冰雪消融的潋滟湖水。

    许珍张口要说。

    “先生。”荀千春忍不住的轻唤。

    许珍改口问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荀千春又不说话了,她摇摇头,连着被子将许珍抱到床上,随后掀开被子,钻进去,看着许珍睡觉。

    两人气息交缠,看起来十分融洽。

    只是荀千春内心,总是想起许珍下午和城口女子聊天的画面。

    难受。

    荀千春十分不喜的想着。

    又过几日休闲日子。

    先前那个大肚子的女官大约是看不下去了,过来找许珍,给了她一份兼职,是许珍的老本行,去学院教教学生们。

    平凉一共就这么一间书院。

    女官请许珍教的学生,是和李三郎、葛喜儿他们差不多的,十岁出头的小孩。

    平凉的孩子,几乎都是尚武的。

    三岁举枪,五岁上马,八岁偷偷潜入敌营,满腔勇气,活力过剩。

    许珍最头疼的就是这种小孩。

    她推辞再过几日。

    顺便借着这次机会,问了问女官这边对于胡人的看法。

    平凉时常和胡人打仗,自然也是厌恶胡人的,但先前许珍和荀千春下车的时候,不少人瞧见了那个看起来清冷安静的胡人小姑娘,这几个月相处下来,觉得她老实本分,没有上门找麻烦的。

    女官说,这种事情都是看大家心情。

    许珍笑着问:“我一直听闻圣人不喜胡人,还以为这里也会如此。”

    女官道:“我们也并不是特别爱打仗,若是可以和胡人握手言和,我应当会同意,只是他们不给我们这个机会,反而继续抢掠,那群牲口,活该不得好死。”

    她骂完,动了胎气,皱眉坐到地上。

    许珍一块坐着给她说了说长安的故事。

    女官听闻长安暴雨,起先大笑,接着又愁容满面。

    许珍问:“你怎么一会儿要哭,又一会儿笑的?”

    女官叹了口气,缓缓解释道:“长安太过安逸,暴雨可以警醒圣上,可惜圣上啊,似乎根本不知道这场涝灾意味着什么。”

    许珍暗想,非但圣上,就连我这种穿越开挂的,都不懂涝灾意味着什么啊?

    女官没有再多说,起身要回家。

    许珍送她到家门口,看着她进屋子,身形孤单的走进拐角。

    满地都是碎石沙土。

    许珍想着涝灾的事情,边想边往家走,她的嘴唇和脸颊被这里的气候弄的干裂,随时要渗血,让她很怀念现代的油膏。

    系统商城没这种简陋的东西。

    倒是有防风沙的面具,但是戴着走在路上,太扎眼了。

    许珍忧心忡忡的走回家中,见荀千春在屋子里,将平凉和胡人的事情告诉了荀千春。

    荀千春正巧也在思考这件事情。

    她手中拿着一张不知从哪拿来的羊皮报,上头说,胡人不得在上州生活,若想和汉人一样出入无阻,只能通过打仗得到功勋。

    荀千春对此有些心动。

    她不可能去考科举,便想试着,再走走荀家的老路,来接近那些曾经和荀家出生入死的将领们。

    况且,若是自己可以有份收入。

    先生应当会开心。

    荀千春想到此事,嘴角微扬,非常开心。

    她和许珍说道:“我想,打仗。”

    许珍愣了愣,以为自己听错了:“打什么?”

    荀千春说:“敌人。”

    许珍道:“你打的敌人,不就是胡人吗,你自己也是个胡人,要是打了胡人,以后还被汉人排挤,你可就没有退路了。”

    荀千春道:“没关系。”

    许珍还想再劝两句,见她面容笃定,便忽的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是自己太多心了。

    仔细想想剧情中大反派的逆袭之路,不就是靠带兵打仗,打服了各方胡人吗,自己在瞎担心什么。

    这是必经之路,而且不过是第一步。

    许珍想通后,看着小叫花,隐约瞧见了一个冷着脸,仗剑立于风雪中的英姿,原本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的剧情人物,忽然变得鲜活立体。

    这样真好啊。

    许珍笑嘻嘻说道:“那明天去军营问问,若是可以,你以后就能领口粮了。”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谢谢亖季折之羽、小苹果、四十八年老飞机、carol-chin、流光九(x5)、jess soo、雨扰心(x10)的地雷~

    谢谢芝士玉米粒、红发发yu的手榴弹~

    谢谢喝冰水的红狐的火箭炮~